目前分類:課程記錄 (2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30. 真正的改變,是改變內在。
 
前幾課,我們聚焦在用接納和覺察來改變自己,你可能會有個困惑:怎麼都沒有提供具體的方法,來改變不喜歡的特質或習慣呢?
 
你想問的可能是:如何改變外在?而我提供的方式,則是如何改變內在?
 
這個方式如果讓你感到困惑,可能是因為它不是你熟悉的方式。過去你可能一直在使用直接改變外在的方式,如果那些方式有效,你可以繼續使用它們。甚至你可以去學習其他新的方式,而在這套音頻課程裡,我提供了這些你較不熟悉的方式,它們都是用來改變內在。
 
 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9. 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(五)
 
我在學習薩提爾模式的過程中,對於「互動要素」印象深刻,互動要素包刮
「客觀事實」和「主觀詮釋」,我發現,只要能分辨「客觀事實」與「主觀詮釋」,生活會輕鬆很多,人與人的衝突也會減少很多。
 
舉一些例子:「他經常擺臭臉給我看。」這句話裡頭的「擺臭臉」就是很典型的主觀詮釋。客觀事實可能是什麼呢?「他看到我的時候,經常面無表情。」「面無表情」,比較接近客觀事實;「擺臭臉給我看」,則是主觀詮釋。因為對方面無表情,不一定是他心情不好,不一定是他對你不滿。他很可能平常都是面無表情,或者他已經習慣面無表情了,甚至這是他最放鬆的狀態,他並沒有對誰不滿。就算有,也不一定是對你不滿。然而,當我們加入了自己的主觀詮釋,也相信了自己的主觀詮釋,我們就會受苦,或者會對他人產生誤會。 
 
再舉一個例子:「他把房間弄得很亂。」「很亂」也是主觀詮釋。什麼叫做
「亂」?什麼程度叫做「亂」?多亂才叫做「很亂」?每個人的感覺、標準都不一樣,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。我覺得亂,你可能覺得還好。我堅持亂與不亂的標準操之在我,只要我覺得亂,你也要覺得亂,那麼我們就會一直陷入衝突之中。在這個例子裡,什麼是「客觀事實」呢?他的房間裡,棉被沒有折,桌上有東西,床上有東西,地上也擺滿了東西,幾乎沒有地方再放東西了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8. 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(四)
 
這一課,我們要複習並且運用「豐富的眼光」,來改變自己。
 
豐富的眼光,就是看到事情的全貌,不再落入二元對立的價值判斷裡。所謂二元對立,是指絕對的對錯、好壞、美醜等等,而且只能是其中一種。例如,這個人不是好人,就是壞人,這就是二元對立。這件事不是對就是錯,不是光明就是黑暗,這也是二元對立。某個習慣不是好習慣,就是壞習慣,某個特質不是優點,就是缺點,這些都是二元對立。
 
這類的二元對立,有時候會帶來方便與好處,但更常的是帶來衝突與痛苦。讓我們學習跳脫二元對立吧!
 
這一課,想邀請你思考的是:帶給你困擾的那個特質或者習慣,有帶給你任何好處嗎?你也許會立刻回答:怎麼可能會有好處?但如果它帶給你的完全是壞 處,是痛苦,你早就可以狠狠地甩掉它了,擺脫它了,畢竟沒有人喜歡痛苦,不是嗎?除非,它也有帶給你好處,否則,你怎麼會戀戀不捨呢?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7. 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(三)
 
在這套課程裡,我多次提到,我從小不擅言詞,害怕面對群眾,害怕與陌生人互動,但是這幾年竟然以說話為生,累積了上千場的演講和帶工作坊的經驗,每一週都要面對很多人,都要跟不同的陌生人互動。
 
你可能很好奇,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?坦白說,我自認目前的口語表達能力 還是很普通,但的確比以前好很多。改變的關鍵是:我接納了自己,也看見了自己的努力。在接下來的分享裡,我邀請你也一邊聽,一邊去思考你自己曾經有過的努力。
 
念研究所的時候,我修了教育學程,意識到必須加強說話能力,否則以後要怎麼在學校教書呢?我開始做一件事:只要老師事先徵求下一堂課有誰可以上台報告,我一定自告奮勇,舉手報名,因為那可以事前準備,而且上台講話的時間不長,一般都是 5-10 分鐘,我準備起來比較容易。而我準備的方式是,在家
 
裡對著鏡子練習說話,這也成為我後來練習口才的主要方法。這個方式有效嗎?有,但它僅限於短講,而且需要事前準備。如果講話的時間長,或者事前無法準備,這個方式對我就無效了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6. 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(二) 
這一課,我們將複習並且運用「回溯」的技巧,來改變自己。
 
上一課,你已經選出了一個你想改變的特質或習慣,並且找出了它們帶給你的困擾。
 
這一課,我想邀請你,去回溯這個特質或者習慣,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?是與生俱來的嗎?還是受到了誰的影響?或者是在什麼事件後開始有的?
 
如果找不到源頭,或者不確定,也沒有關係,你也可以找一個你有印象的比較早期的事件。
 
以我的不擅言詞為例,當我回溯,我發現我的父母也不擅言詞,但他們沒有我這麼明顯,他們還是可以跟陌生人打交道,也能跟鄰居流暢的交談。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5. 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(一) 
 
從這一課開始,我們要運用覺察與接納,來練習改變自己。這個練習有兩個重要的基礎,一個是「不自責」,另一個是「不再覺得自己不夠好」,我們在前面的課程中已強調過這兩個了,你可以再找來重聽。
 
當然,改變需要時間,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是會自責,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,沒關係,先有覺察就好,先接納就好。隨時隨地,都是練習覺察與接納的好機 會。
 
接下來,想邀請你思考:現階段,你有什麼不喜歡自己的特質或者習慣,而想改變的?例如,你不喜歡自己做事情拖拖拉拉的嗎?你不喜歡自己脾氣暴躁嗎?你不喜歡自己花太多時間在網路嗎?你不喜歡自己生活沒有目標嗎?你不喜歡自己優柔寡斷嗎?你不喜歡自己經常胡思亂想嗎?你不喜歡自己的個性很內向嗎?等等。你可以花一點時間,找一個你想改變的特質或者習慣。
 
如果你發現你不喜歡自己的地方還滿多的,這很正常,不要急著自責,你可以先列出一份清單,然後依照會帶給你的困擾的程度打分數,最低 1 分,最高 10 分,10分是最困擾,1分是最不困擾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4.覺察呼吸。
 
前兩課的練習,對你而言會太難嗎?或者會太花時間嗎?如果會,這一課將介 紹你另一種安頓內在的方式,它非常簡單,你可以試試看。
 
我在這套課程介紹給你的方法,如果有些適合你,有些不適合,這是很正常的。我自己在學習這類的方法時,也常遇到這種情形:適合別人的,不一定適合我;適合我的,不一定適合別人。我們不需要勉強自己,也不需要勉強別人,我們只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 
這一課要介紹你的方法,叫做覺察呼吸,或者叫做觀呼吸,觀察的觀,或者叫做呼吸靜心,它完全不需要任何技巧,只需要專注與放鬆。
 
一開始,你可以跟著我一起做,反覆聆聽這一課的引導語。等到你熟能生巧了,就可以自己做。如果你此刻正在做重要的事,例如開車、走路,不方便跟著做,那就等你方便的時候再來練習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3.回應情緒的第二步:和情緒在一起
 
感受有兩種,一種是心理感受,也就是情緒,一種是身體感受,這兩種感受息息相關。
 
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,請你觀察一下你自己:你生氣的時候,你的身體有哪些地方會有反應呢?有的人會頭痛,有的人會胸悶,有的人肩膀會不由自主地聳起,有的人會緊握拳頭,有的人會腸胃緊縮。你呢?
 
這就是情緒和身體的感受之間的關連。
 
我有一個好朋友,他以前經常胃痛,看醫生、做檢查,都找不出原因。吃胃藥,效果也很有限。後來,他透過覺察,發現了他的胃痛原來和焦慮有關。接下來,他開始練習和焦慮在一起,幾個月後,他的胃就不再痛了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2.回應情緒的第一步:覺察情緒。
 
這一課,我們要開始練習覺察情緒,這是回應情緒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我們會搭配情緒清單來練習。
 
我們從小就被教導,要壓抑、逃避或者忽略情緒,因此我們對於情緒很陌生,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生氣;就算感覺到生氣,也很難發現自己生氣的背後可能有無力、委屈、受傷等情緒。無法辨識情緒,就很難進一步的安頓情緒。
 
安頓情緒的第一步是:辨識自己在這個當下有哪些情緒?
 
如果你現在有時間,可以先放下手邊的事情,讓自己舒服地坐著,跟著我的聲音,一起來體驗:如何覺察情緒?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1.掉進低潮時,你有回應情緒嗎? 
 
上一課所講的生命故事,是我在學習之前發生的,當時,我其實不知道什麼是接納,也不知道在低潮時,如果不掙扎,我還可以怎麼做?當年是誤打誤撞,不小心在大低潮期間讓自己停了下來,一停就是好幾年,而後,才從低潮中走出來。
 
話說回來,那時候除了停下來,我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。當年的接納與停下來,其實是無意識的,那是無意識地接納,無意識地停下來。
 
這幾年,有了新的學習,在遇到低潮時,我開始知道如何有意識地停下來,有意識地接納。其中最基本,也最重要的方式,是在低潮時,去覺察自己此刻的情緒。
 
接下來這幾課,我們都會聚焦在情緒上。這一課,我們先思考幾個問題:當你有情緒的時候,你如何回應情緒呢?這是如何學來的呢?效果如何?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.接納自己有時會掉進低潮裡
 
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低潮,有時候是小低潮,有時候是大低潮,有時候低潮來得快,去得也快,有時候低潮的時間很長。
 
大概很少人喜歡低潮。低潮來的時候,我們習慣去抗拒它,去做各種努力與掙扎,好去擺脫它,好讓自己趕緊從低潮中走出來。
 
有時候,這種努力、掙扎看起來是有效的。但有些時候,你會發現,你再怎麼努力、再怎麼掙扎,也走不出低潮。甚至,你越是努力,越是掙扎,低潮會持續得越久,這實在很令人洩氣。
 
這時候,你能做的,是接納自己正在低潮裡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9.接納自己有時無法判斷什麼是正確的決定
 
每一次做決定的時候,你都能夠知道那是個正確的或者錯誤的決定嗎?我不行,特別是越重大的決定,我越是沒有辦法判斷。
 
例如,2014年的八月,我媽媽出了一次很嚴重的車禍,再也沒有醒過來。二十天過後,我和爸爸還有妹妹一起做了一個決定:拔管,讓媽媽安詳的離開。這個決定,我到現在都沒辦法知道,那是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決定。
 
但是有一些決定,是可以知道的,只不過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後。而在決定的當下,我很難判斷那個決定是對還是錯。
 
我接下來要分享的這個生命故事,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8.接納自己有時會搞砸千載難逢的機會。
 
2008年的九月,我用四年的時間拿到博士學位,信心滿滿,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在半年之內,甚至在更短的時間內,就找到一份大學的專任工作。
 
沒想到,半年過去了,一年過去了,我投了無數的履歷,始終沒有下文,我開始有些困惑、慌張,也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。
 
就在這個時候,有一所國立大學通知我,我已經通過了他們的初審,他們想請我去面試。我聽了,很高興,因為只要通過了面試,我就被錄取了,就可以展開我的新人生。
 
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,我一定要把握住,不能錯過了。我當時不斷這樣對自己說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7.接納自己有時無法改變自己、幫助他人。
 
上一課我們提到,你總會有不想改變的時候。這一課我們要談的是:有時候你想改變,但是你發現自己無力改變。
 
你有這樣的時候嗎?在成長過程中,你很努力唸書,可是成績始終沒有起色。又或者你最好的兩個朋友吵架了,你想幫助他們和好,可是他們不願意。
 
或者在你長大後,你成為一個爸爸或媽媽了,你很清楚知道,罵小孩、打小孩是不好的,但是當你在氣頭上,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不罵、不打,你很想改變自己,但是你改變不了,你對這樣的自己很生氣也很無力。
 
又或者,你的孩子出現了偏差行為,你很想改變他,卻發現自己愛莫能助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6.接納自己有時不想改變。
 
改變,在我們這個時代,是一個多麼正向、高貴的詞彙啊!甚至,早就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。人就是要改變啊,社會就是要改變啊,越變就會越好。而不改變,則往往會被視為是落伍的、不思進取的,會被時代淘汰的。
 
但是,如果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,這並不是必然的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,人類有所謂的「知識更新週期」,也就是說我們學會的知識或者技能,平均會在幾年後被淘汰,需要更新。
 
根據聯合國的這份報告,18世紀的時候,知識更新的週期是80-90年。也就是說:你如果活在18世紀的清朝,這輩子你只需要擁有一技之長,例如會寫八股文,這樣就足夠了。
 
到了19-20世紀初,知識更新週期縮短為30年。意思是:你在15歲學會的知識,到了45歲就不管用了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5. 接納自己有時還是會自責
 
前面四課,我們都在談如何不自責。最理想的情況是,聽完前四課,也做完那些練習,你就再也不會自責了,你就永遠都不會自責。
 
可是我至今還沒有遇過可以這麼快速改變的人,包括我自己在內,現在也偶爾還會自責。
 
如果你期待自己永遠都不會再自責,那就意味著你又陷入了完美的迷思之中了。
 
請注意:當你意識到自己又陷入完美的迷思之中,你會開始自責嗎?這個時候,就是你把前面四課再拿出來練習的時候了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4. 用豐富的眼光看自己與他人
 
上一課,我們練習:在自責的時候,找出自己做得還不錯的三個地方。
對於這個練習,你可能會有困惑或者懷疑,覺得這樣做太阿 Q 了,或者覺得這樣是在掩耳盜鈴,只是去看正面,不去看負面。
 
事實上,完全不是。去找出自己做得還不錯的三個地方,並不是要你去忽略你做錯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,而是希望你也去看見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。這是用豐富 的眼光,看到事情的全貌。
 
相反地,我們過去習慣只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,而沒有去看到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,這才是以偏蓋全。而現在,我們要學習的,是更全面的去看事情。
 
許多人在小的時候,可能會有這樣的經驗:做得不好,會被罵;做得好,也沒有肯定或掌聲。有時候你想自己肯定自己,大人卻會在這個時候出來攔阻你,要你不可以驕傲、不可以自滿。這彷彿是說:做不好是不對的,做得好是應該的。許多人後來就把這個當成了自己的信念,深信不疑,不只這樣對自己,也這樣對待他人。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3. 如何不自責之四
 
這一課的練習非常重要,可以為不自責注入更多的力量。 在做這個練習之前,我想先說一個故事。
 
幾年前,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演講。當時,我的演講經驗已經很豐富了,但對於這場特別的演講,我還是有些患得患失,越想講好,就越不容易用平常心來面對,結果就是:講得爛透了。
 
那天晚上回到飯店,我非常自責,心情低落,甚至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資格繼續走這一行。為了安頓混亂的內在,我把那些年我學過的各種方法都拿出來使用。 那些方法通常很有效,可以讓我逐漸或者快速的恢復平靜。但或許是那天晚上的自責太強烈了,那些方法居然沒有一種是有效的,這讓我非常驚訝,看起來那會是一個睡不著的漫漫長夜了。
 
這時候,我突然想起一個方法,我問自己一句話:「這場演講雖然講得很爛,但是我有沒有做得還不錯的三個地方?」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2. 如何不自責之三
 
上一課的方法「觀念頭」如果你不怎麼喜歡,或者對你而言太難了,你還有其他的選擇,這一課會提供你另一個方法,叫做「回溯」,也就是回溯以前發生過的事。
 
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自責的,你只要去觀察小嬰兒就知道了。沒有小嬰兒會自責,自責都是學來的。既然是學來的,不是天生的,就表示你可以改變它。但是在改變之前,我們有時候會需要知道:它是怎麼來的?
 
學習自責的途徑有兩個,你都可以藉由回溯這個方法來探索:
 
第一個途徑,你可以這樣自我探索:在你的原生家庭中,有哪些大人是容易自責 的?是爸爸?還是媽媽?或者是其他人?你的自責,很可能是這樣學來的。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1. 如何不自責之二
 
這一課,我們要練習的方法,是我這些年來受益最多的方法,我稱之為「觀念頭」。
 
「觀」是觀察的「觀」,不是關閉的「關」。觀念頭是靜心的法門之一,而且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法門。
 
我是從托勒的書中知道這個方法的。2013年的六月底七月初,我第一次讀到了托勒的書,就被他書中的一段話深深的打動了。他說:
 
「無法停止思考是個可怕的折磨,但我們無法意識到這點,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為此受苦,所以大家都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。」
 

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