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6. 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(二) 
這一課,我們將複習並且運用「回溯」的技巧,來改變自己。
 
上一課,你已經選出了一個你想改變的特質或習慣,並且找出了它們帶給你的困擾。
 
這一課,我想邀請你,去回溯這個特質或者習慣,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?是與生俱來的嗎?還是受到了誰的影響?或者是在什麼事件後開始有的?
 
如果找不到源頭,或者不確定,也沒有關係,你也可以找一個你有印象的比較早期的事件。
 
以我的不擅言詞為例,當我回溯,我發現我的父母也不擅言詞,但他們沒有我這麼明顯,他們還是可以跟陌生人打交道,也能跟鄰居流暢的交談。
 
因此,我的不擅言詞,有先天的因素遺傳至爸爸媽媽,也有後天的。在我印象中,我小時候被爸媽照顧、保護得非常好,他們很少讓我跟陌生人接觸。
 
例如,我小時候很少自己去買東西,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,是媽媽叫我到巷口的一家雜貨店去買醬油,我還記得那家雜貨店叫做「大順行」,我當時有些緊張,也很興奮,又怕買錯, 但也期待一個人去和陌生的大人互動。最後,我順利完成任務了。
 
 
這樣的經驗很少。只要我跟爸爸媽媽說我需要什麼,他們就會幫我處理,根本無須我去做。我至今在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,內在仍然會有緊張,這應該跟童年經驗以及爸爸媽媽的教養方式有關。
 
我問過幾個比較親近的朋友,他們並不會向我這樣,害怕和陌生人說話。一問之下,才知道這也和他們爸爸媽媽的教養方式有關。其中一個朋友,他小的時候就常跟著家中的大人到廟口賣冬瓜茶,他不只坐在旁邊而已,還要叫賣,跟陌生的大人打交道,跟他們推銷,跟他們收錢。久而久之,他很習慣和陌生人互動,完全不怕生。成長環境的不同,造就了我很怕生,而我這個朋友完全不怕生的差異。
 
這就是運用「回溯」,去看到自己特質或者習慣的來源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回溯的目的,並不是為了回頭去指責父母、自己或者其他人,而是深刻地瞭解到:
 
第一,我們身上的某些特質或者習慣並不是天生的,而是後天學來的,所以是可以改變的。我們已經長大了,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,可以藉由學習,來改變自己的特質或者習慣。
 
第二,去回溯那些特質或習慣是怎麼來的,可以讓我們的「無意識」變成「有意 識」。以往,我們都是無意識地在運用特質或者習慣,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 些特質或習慣。無意識意味著沒有選擇,沒有選擇就不可能有改變。藉由回溯, 看到了特質或習慣的來源,這等於讓我們的無意識變得有意識,我們就會開始有選擇,有選擇,才可能帶來改變。
 
另外,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:回溯之後,你可能會覺察到,你自己的內在有一些「未滿足的期待」。以我自己為例,看到了我的不擅言詞和我的爸爸媽媽的教養方式有關,我可能會出現一種想法:如果當年他們可以多訓練我和陌生人互動,我現在就不會這樣子了。這就是「未滿足的期待」。如果沒有覺察到未滿足的期待,可能會造成兩種結果:第一個,我會指責、埋怨、怪罪我的爸爸媽媽。第二,我會期待我的孩子來滿足我的「未滿足的期待」。
 
我們稍微來談一談第二個,因為它很常見。仍然以我自己為例,如果我對我的不擅言詞有未滿足的期待,而我沒有覺察,我很可能會在有了小孩後,無意識地將我的教養重點放在:訓練我的孩子跟陌生人互動,好讓他不會步上我的後塵。這就是親子教養裡的陷阱,這樣的例子滿多的,有些父母會因為自己小時候錯過了 學習音樂的機會,而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好好的學音樂。或者,有一些父母會因為 自己的學歷太低,而期待孩子取得高學歷。這些都是要孩子為大人「未滿足的期
 
待」負責。事實上,必須為我們自己未滿足的期待負責的,並不是孩子或者別人,而是我們自己。
 
當然,這並不是說你不能去訓練你的孩子和陌生人互動,也不是說你不能讓孩子去學音樂,而是說:如果沒有覺察到自己「未滿足的期待」,你會帶著焦慮在教養孩子,你所做的一切看似都是為了孩子好,其實是為了你自己好,因為你被你的焦慮淹沒了、控制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就會經常跟孩子有衝突。
 
比較好的方式,是藉由回溯去看見自己未滿足的期待,並且為自己未滿足的期待負責。
 
怎麼負責呢?你可以想辦法去滿足自己未滿足的期待。例如,如果你的口才不好,你可以學習讓自己的口才變好。又比如,你可以讓自己去學音樂,或者,重新回到學校唸書,不需要藉由孩子來滿足你「未滿足的期待」。假設你現階段已經無法再滿足那些未滿足的期待了,你可以學習一些新的方法,去處理自己的失落,因為任何未滿足的期待都會帶來失落,而這個失落 是我們自己的,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失落負責。
 
別忘了,這一課的作業是:用回溯的方式,去看見自己特質或者習慣的源頭。 
祝福你,我們下一課見。BY  羅志仲 老師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