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4.第一層自責
上一課提到完美與完整。這一課,我們將更深入地去探討:為什麼人會有追求完美的傾向?
 
原因可能有很多,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: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 
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,所以才會想追求完美。如果覺得自己夠好了,就沒有追求完美的必要了,不是嗎?
 
但問題是:什麼叫做夠好呢?什麼時候才夠好呢?要做到什麼程度,才夠好呢?所謂的「夠好」,有個標準嗎?
 
你會發現:所謂的夠好是沒有標準的,沒有上限的。我們在內心深處,不只會認為自己不夠好,而且會認為自己永遠都不夠好,再怎麼努力,再怎麼做,永遠都不夠好。
 
因此,追求所謂的「夠好」,追求完美,會是一個無底洞。
 
看到這個真相,可能會讓你洩氣,也可能會讓你鬆了一口氣。
 
認為自己不夠好,這是對自己的批判與指責。這是一種自責,也是我所謂的第一層自責。
 
一直在追求完美的人,會一直困在自責裡,而且是兩層自責。第二層自責,我們下一課再談,這一課先談一談第一層自責,也就是所謂的「我不夠好」,或者「我永遠都不夠好」。
 
說到自責,有人會以為「自責」是負責的表現。其實不是。自責的「責」是指責、是批判,不是「負責」。
 
一個孩子考試考差了,被大人指責,他就會奮發圖強嗎?可能會吧?會有幾次?他會想努力向上?但是,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指責,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越來越低落,會變得越來越不想念書,最後甚至放棄念書了,也放棄了為自己負責。
 
一樣的,如果你在公司裡,常被老闆指責,你會變得更負責,更有動力嗎?應該也不會。
 
既然指責別人,並不會讓對方變得負責,那麼指責自己,也同樣不會讓自己變得負責。
 
自責只會讓自己感到羞愧、覺得糟糕、充滿無力感、挫折感、沮喪感,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,這就是不愛自己。
 
認為自己不夠好,這一層的自責,它是怎麼來的呢?是與生俱來的嗎?如果是,恐怕就很難改變了,我們就得一輩子受苦。
 
好消息是:它不是與生俱來的,是後天學來的。
 
邀請你思考一個問題:小時候,有誰會常讓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呢?
 
你可能會立刻想到幾個人,他們很可能都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人。
 
思考這個問題,並不是要去控訴、指責或者怪罪誰,而是為了瞭解這個問題的根源,進而去改變我們自己,如此而已。
 
在你小時候,是否曾有大人暗示你,或者明白告訴你:某某人比你好喔,或者:你不如某某人?
 
你有聽過以下這樣的話嗎 ? :「你看看你姐姐,他多懂事呀,每天都會幫忙做家事。」「你看看你弟弟,做錯了事就會承認,哪像你還在這邊頂嘴?」「你的表哥最近考上第一志願了,你要好好學學人家啊!」 「這一題你們班上的同學都會,怎麼只有你不會呢?」「想當年啊~ 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,我就一邊讀書,一邊打工,那現在只是要你好好讀書,你都做不到。」
 
這些話你熟悉嗎? 這些都是比較,拿你跟別人比較。這些話的本意,都是希望我們更努力、更上進、更好,卻沒有想到會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潛移默化,慢慢地,形成一種信念:我不夠好。
 
不夠好的範圍很廣,包山包海,因為我們不斷的被拿來跟別人比較,一比之下:我們的成績不夠理想,身高不夠高,嘴巴不夠甜,體格不夠壯,不夠聰明,不夠乖巧,不夠可愛,不夠活潑,不夠善解人意。我們永遠都不夠好。
 
這類比較的方式,是忽略了每個人的獨特性。
 
我的成績是不夠好,但是我的手很靈巧。我的身高不夠高,但是我跑得快。我的是嘴巴不夠甜,但是我很有正義感。我的體格是不夠壯,可是我很靈活。我可能不夠聰明,但是我很善良。我可能不夠乖巧,但是我很有主見。我可能不夠可愛,但是我很忠厚老實。我可能不夠活潑,但是我很懂得獨處。
 
這些都是獨特性,可是常被忽略。
 
你也許會好奇,你或許會好奇:為什麼大人通常只會看到孩子的不足,而看不到孩子的獨特性呢?這是因為,大人也只看到自己的不足,也看不到自己的獨特性。我們是怎麼看自己的,就會怎麼看別人。我覺得自己不夠好,我也會覺得我的父母不夠好、我的伴侶不夠好、我的孩子不夠好、這個社會不夠好、這個世界不夠好!
 
小時候,是一個人建立自我價值感的重要階段,如果大人只看到孩子的不足,卻看不到孩子的獨特性,孩子也會這樣子看自己,他也看不到自己的獨特性。
 
一個孩子常被指責,他就會逐漸的將那些指責的聲音內化,形成自責。以往,都是大人告訴我們:「你不夠好。」久而久之,不必大人說,我們便會認為自己不夠好。
 
聽到這裡,如果你發現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子被大人對待的,請不要急著指責他們,因為他們也是學來的。
 
指責都是學來的。那些大人小時候也常被指責,後來變成自責,再後來開始指責我們。
 
同樣地,聽到這裡,如果你發現自己也常指責孩子,請不要急著自責,否則你會一直在一個循環之中,不斷的指責、自責、指責、自責。
 
停止自責,是愛自己的重要功課,雖然並不容易。但是既然自責是後天學來的,我們也就可以藉由學習,逐漸地放下自責。
 
不急,我們一步一步來。我會帶你先認識自責,再去處理自責。
 
祝福你,我們下一課見。BY  羅志仲 老師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