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3.完整還是完美? 
 
我們在上一課提到,想成為別人,想和別人一樣好,甚至想比別人更好,這是不愛自己,這是意味著不喜歡自己,不想成為自己,覺得自己不好,這其中對自己有許多的批判與指責。
 
有人可能會感到困惑:愛自己,難道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嗎?例如,變得更有錢、更好看、更受歡迎、更有成就等等。
 
當然可以。
 
但是,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,背後的心態是什麼呢?是讓自己變得完整,還是變得完美呢?完整與完美是完全不同的。
 
我們先用一個例子,來看看完整與完美有什麼不同。
 
邀請你思考一個問題:完美的家與完整的家有何不同呢?
 
完美的家是沒有缺點的,所以才叫做完美。在完美的家庭裡,每個人都是零缺點的,爸爸是完美的,媽媽是完美的,孩子也是完美的,彼此的互動也是完美的,也沒有人會犯錯,一天二十四小時,時時刻刻都是完美的。
 
這是你想要的家嗎?如果這是你的家,你會有什麼感覺呢?我會覺得很累,因為我需要用盡全力,才能夠讓這個家不會不完美。
 
可是,一旦我覺得累,不就破壞了這個家的完美了嗎?哇,為了維持完美的家,我連感覺到累都不可以耶。光是想到這裡,我就更累了,那是心累。
 
在這幾年的工作裡,我真的遇過這樣的人,他們很努力的去營造一個完美的家,且不說完美是不可能的,光是要營造這樣的家,他們就把自己弄得很累,而且他們還不允許自己累,每天都要打起精神,強顏歡笑。
 
完整的家與完美的家不同。
 
完整的家庭裡也有爸爸,也有媽媽,也有孩子,但沒有人是完美的,每個人都會犯錯,每個人也都可以犯錯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,或者說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獨特性,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。幾個有各自獨特性的人同處一個屋簷下,就不可能是完美的。夫妻有時候會爭吵,有時候很恩愛。父母有時候會責備孩子,有時候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又很溫馨。兄弟姊妹之間會鬧彆扭,但也會一起玩。這個家庭有開心的時候,但是也會發生遺憾的事,也會有失落。有情緒的時候,有時想表達,有時想藏在心裡不說出來。這是一個不完美的家,但是很豐富,很完整。
 
當然,這不意味著完整的家一定要有爸爸、媽媽和孩子。一對膝下無子的伴侶,也可以是完整的家。單親家庭,也可以是完整的家。在如此多元的時代,所謂完整的家,有各式各樣的形式,只要家人跟家人之間是有連結的,這就是它的美,儘管並不完美。
 
完美的家與完整的家如此不同,完美的人與完整的人也如此不同。
 
你見過完美的人嗎?你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嗎?西方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「僕人眼中無英雄。」在外人眼中,某個人可能是英雄,但是他的僕人會看到他私底下不是英雄的真實樣貌。
 
所謂完美,只是我們的想像,只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,在現實生活裡並不存在。
 
既然沒有完美,我們卻想追求完美,這是個不合理的期待。
 
許多人在改變自己,想成為另外一個人的時候,其實沒有意識到:自己是想追求不存在的完美,他其實是不喜歡自己的某些部分,他想要讓那些部分消失。
 
以我自己為例,我是個很容易放棄的人,一遇到困難,就會輕易地放棄、逃走,我的人生因此錯過很多機會。以前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自己,我常常想要變成那些可以堅持到底的人。我覺得,如果我凡事可以堅持到底,我的人生一定可以過得更好。
 
真的嗎?
 
後來,我學習了薩提爾模式,發現我身上容易放棄的這個特質,他在應對姿態裡屬於打岔,打岔的人容易放棄、容易逃避。但是薩提爾模式令人讚嘆之處,就在於它不會只看到事情的某一面,它還可以看到其他的面向。
 
打岔也有另一面,在薩提爾模式裡,這稱為資源:打岔的資源是有彈性,也就是說,打岔的人他的彈性比較多。你可以說他是容易放棄,但何嘗不能說他這是知難而退、見壞就收呢?
 
這個發現,讓我接納了自己的打岔,也讓我完整了。在這裡,所謂的完整指的是:以前,我只看見自己容易放棄的一面,我並沒有看到它的另一面:有彈性。當我看到了,我就完整了。當我沒有看到另一面,我就是不完整的,我就會想丟掉那個特質,去追求在別人身上才有的東西。換言之,我會想成為別人。
 
有了那些新的學習與看見之後,我赫然發現:我完全不需要變得跟別人一樣,我只需要做我自己。這是很大的解脫。
 
但前提是,所謂的我自己究竟是指什麼呢?如果我不認識自己,我就會一直想成為別人。如果我只看到自己的放棄與逃避,那就是不認識自己;當我也看到了自己有彈性的那一面,我就完整了,這就是認識自己。
 
認識自己,讓自己完整,就無須跟他人比較。
 
我不再需要變得完美,不再需要變成別人,我只需要讓自己完整,做我自己。在這個基礎上,我仍然可以改變自己,讓自己更好。
 
舉個例子。
 
2008年九月,我拿到了博士學位,開始投履歷,想在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專任工作。找了兩年都找不到,我決定放棄。才找兩年就放棄了,好像太早了。
 
是的,我放棄得太早了,所以我也放棄得太好了。因為放棄了,所以我開始尋找其他機會,最後走上了今天這一條路,這便是打岔的另一面:有彈性。我現在從事的工作,跟我在博士班念的完全不一樣,這個彈性也太大了,連我博士班的指導教授也都嘖嘖稱奇。
 
轉行後,我仍然在大學兼課,路途遙遠,收入微薄。我要繼續兼課嗎?如果是以前,我一定立刻放棄兼課,那是我的慣性。但這次我想改變我自己,想讓自己變得更自由。
 
我想改變自己,但不需要成為別人,因為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上有一個重要的資源叫做:有彈性。我想更有意識地運用這個資源,讓自己有更多選擇,更自由,而不是像以前那樣,只會立刻放棄。
 
我給自己的第一個選擇是:現在立刻放棄兼課。放棄仍然是一種選擇喔。
 
第二種選擇,我再教一年,再放棄兼課。
 
第三種選擇,我不要自我設限。我可以繼續教下去,直到不想教為止。
 
最後,我選擇第三個。
 
這便是我這些年學習到的:認識自己,讓自己完整,而不必完美,不需要跟別人比較,我一樣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 
祝福你,我們下一課見。  BY  羅志仲 老師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