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7. 改變為何如此困難? 
 
從小到大,我們一直想讓自己變得更好,但多半以失敗、以挫折告終,為什麼呢?
 
我歸納出幾個原因,你不妨看看:自己中了幾個?
 
第一個原因,是我們常常在追求完美,而不是追求完整,因此會一直困在自責裡,而且是兩層自責。
 
第二個原因,是我們不斷的重複舊方法,卻想得到新的結果。意思是說,同樣的方法試了一百次,如果都沒有效,第一百零一次也不會有效。但有趣的是,我們通常會繼續重複舊的方法,而不願意試試新方法,所以真正的改變很難發生。
 
以我自己為例,我從小學到高中,幾乎每個學期一開始,在收到新課本的時候,我就會立下一個目標:這個學期,一定要好好的用這個課本,要好好預習,好好聽課,好好畫重點、做筆記,也要好好寫字,寫在課本上的每個字,都一定要是工工整整的。
 
立下這個志願後,一開始幾天,或者幾個星期,我經常都可以做到。但也就是那麼幾天、幾個星期而已,接下來我就故態復萌了,所以我每個學期初都在訂一樣的目標,沒有一次目標是真的達成的。明明效果那麼有限,我卻不斷的重複無效的方法,現在想起來真是可笑。
 
這幾年我從事親子教養工作,我發現許多父母每天早上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,往往都是「快一點、快一點、快一點!」。這句話如果有效,說個幾次就管用了。這句話如果無效,說一百次、一千次、一萬次都無效。但是這麼無效的話,許多父母還是繼續用,很奇怪吧! 難怪久了,會充滿無力感。
 
你呢?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呢:不斷的在重複無效的方式。
 
第三個原因,只是去改變外在,而沒有改變內在。 
 
外在是果,內在是因。改變外在是治標,改變內在才是治本,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。
 
我有一個好朋友他很愛吃麵包,他對麵包毫無抵抗力,只要經過麵包店,他就會投降,就會被那個香味深深的吸引。他本來只是告訴自己進去看一看就好,但每次最後都買了一大堆。他的家人不喜歡他這樣,他也不喜歡自己這樣,因為吃了太多麵包,他越來越胖。吃不完的麵包,他就丟掉,他也覺得很可惜。
 
他想改變這個習慣,試過了好多種方式,但是沒有一次是成功的,他覺得好挫折。
 
後來他來上課,學會了自我覺察,開始往內看,他突然有一個深刻的發現:他那麼喜歡麵包,原來跟他的童年經驗有關。
 
小時候,由於他的爸爸媽媽感情不好,他常住在親戚家,所以他一直沒有歸屬感,沒有安全感,也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。
 
有一陣子,他住在一位做麵包的親戚家。他每天都可以聞到麵包的香味,也都可以看到這個親戚怎麼樣慈祥的、溫暖的關愛他自己的孩子。慢慢地,麵包對我這位朋友而言,就不只是個食物而已,還等同於他對幸福家庭的期待。這個期待一直沒有被滿足,所以他只能夠從麵包裡得到些許的慰藉,但其實這是個無底洞,不是嗎?無論他吃再多的麵包,他的期待永遠不會被滿足,那是一個巨大的失落。
 
有了這個發現,他悲從中來,痛哭一場,好好地跟自己的失落、跟自己的悲傷在一起。
 
而後,他做了一個新的決定,但不是叫自己不要吃麵包,也不是不去逛麵包店,都不是。他告訴自己,要有意識地去吃麵包。因為他發現,以往他看似很愛吃麵包,其實都是狼吞虎嚥,食不知味。他的新決定是:細嚼慢嚥,吃得更專心,讓自己好好的品嚐麵包的滋味。
 
說也奇怪,過了一陣子,他對麵包的依賴就大為減少了。
 
這是一個藉由改變內在,而後真正改變外在的動人故事。
 
接下來,我們談一談改變很難成功的第四個原因:想要速成。
 
科學家發現,人要改變舊習慣,或者要想養成新習慣,平均需要66天。66天是個平均值,也就是說,有些人需要77天,88天,111天,有的人會少一些需要55天、44天,但無論是幾天,都要花時間,無法速成。
 
如果你想培養運動習慣,你會給自己多少時間呢?有些原本就不運動的人,甚至會期許自己明天就能養成運動習慣!這個期待多不合理呀?而後,很可能幾天就放棄了。如果他們知道有平均66天這件事,或許就可以給自己多一些時間,而後真正的養成習慣。
 
我不喜歡跑步,但是我理性上知道跑步有益健康。以前我曾經多次想要把跑步變成我的運動習慣,但總是跑沒幾天就放棄了。幾年前,我讀到了平均66天這個資訊,恍然大悟,我於是給自己訂了一個跑步計畫:每週跑一次,每次呢時間、距離都不限,跑不動了就收工。
 
第一週,我只跑了半圈。一圈是200公尺,半圈就是100公尺。第二週,我先跑了半圈,再走半圈,又跑了半圈。在那之後,我很隨興地按照自己的體力、心情,決定要不要增加距離。
 
到了第六週,我心情大好,一口氣多跑了兩圈,五圈結束後,頭昏腦脹,身體疲憊,我立刻意識到我跑太多了。於是,後來就暫時不再增加。
 
就這樣,幾個月後,我已經可以一次跑3公里。更重要的是,跑步已經成為我的運動習慣了,我不再放棄了。甚至,我到很遠的地方待三天的工作坊,需要住在當地。我也帶著球鞋,讓自己一大早醒來,就在附近跑跑步,他已經變成習慣。
 
同樣的道理,如果你每天沉迷在網路裡,你想改掉這個習慣,請你多給自己一些時間,慢慢來。同樣地,如果沉迷網路的是你的孩子,你也需要調整你的期待,允許你的孩子花上一些時間慢慢的改變。
 
真正的改變需要時間,給自己多一些時間,也給別人多一些時間,來慢慢改變吧,這才是善待自己、愛自己,也是善待別人、愛別人。
 
最後,要來談一談改變很難成功的第五個原因:不接納自己。
 
接納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,真正的接納是一種內在狀態,那是「心」的接納,而不是在「頭腦」或者「外在」接納。這很難用文字、言語說明,因此它也很容易引起誤會。我會用幾課的篇幅,來好好的談一談接納,這裡呢只簡單的提一提「接納」和「改變」之間的關係。
 
我曾經在一本書裡看到這段話,非常喜歡。它說:
 
「如果一個人想要改變自我的動力,是源自於潛意識裡的自我憎惡或者自我排斥,那麼改進的成果都可能會勾起或是加深更深層的自我挫敗感。」」
 
這段話很精準地闡釋了「改變」和「接納」之間的關係。所謂「自我憎惡或自我排斥」,就是對自己的不接納。這種不接納,很難帶來真正的改變。
 
以上五個原因你中了幾個呢?
 
祝福你,我們下一課見。  BY  羅志仲 老師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